找到相关内容184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哲学审视中的问题

    ,就能在具体地认识和理解问题本身中,体现主体的自觉性。  二、问题中的知与未知  波普尔指出:“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”。问题正是研究活动据以出发的点。这个研究活动据以出发的点既是他所知道的东西,又是他所...“在各种科学研究中,当人类认识从对当时认识对象的未知状态向已知状态发展的时候,必须以已经完成、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科学知识为前提为媒介。”第二,“关于某个对象的无知。”波普尔说:在科学研究中,问题“作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0144391.html
  • 正觉精舍答:比丘之合宜法式

    未知普礼一切比丘之合宜法式,适时与非时: ⑴在公共场所或道路遇比丘当如何?须顶礼否?或问讯合掌? 正觉精舍答:问讯合掌即可。 ⑵到比丘寺见一一比丘须顶礼否?又须待礼佛后方顶礼比丘否? 正觉精舍答:视情况决定,理应先礼佛再礼诸比丘。 ⑶比丘若正洒扫作务是否不应顶礼? 正觉精舍答:作务未披袈裟可不顶礼。 ⑷若比丘未披袈裟,若著中褂,是否亦须顶礼无异?若著短褂可顶礼否? 正觉精舍答:...

    正觉精舍

    律学释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21043311114.html
  • 知义法师答:众生在未成众生以前是什么?

      知义法师答:那么久远的事,除了佛以外,谁也弄不清楚。孔夫子不是也说过‘未知生?’那我说不知道也不为错。不过我从读经所得来的资料,众生在未成众生以前,都是自性佛,因为在很久以前,由于一念无名的妄动,就成了众生。好比小孩子(喻自性佛),看见河里的小鱼很好玩(贪爱),于是就下水去捉鱼(一念不觉),因为水的流速很强(烦恼),以致淹死在水里(众生)。   淮南子说:&...

    知义法师

    初机学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09520011529.html
  • 现代人为什么必须吃生食?

    ,使骨骼变得硬朗。 ⑸生食中存活着自然生命力。生食中含有生命素,未知的物质,存活着超级营养素。生食中还含有大量的酵素。在某种意义上,说酵素在维持我们的生命一点也不为过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09112314731.html
  • 南阳清泉精舍举行暑假学生菩提之友活动

    ,发表自己的看法。由同学们提出未知的人生经历,并一同探讨解决之道。在礼仪课上,同学们知道了讲演时注意的事项,日常生活与待人接物的礼节等等。   通过实地讲解,同学们知道了如何在网上快速搜寻精彩文章...

    佚名

    |菩提之友|精舍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1002026545.html
  • 漂泊是最美的相逢

    行走在茫茫的路上,永远都不会知道,未知的前方会有怎样的一种心境在等着我。可我却懂得去珍惜途中的所有美好。 记得那次登上火车,身无分文,饥饿和绝望紧紧包围着我。犹豫良久,想把手伸进身边那个大婶的口袋。还未决定,车已停靠在一个小站,那大婶下车前将手中的书递给我,翻开来,里面夹着两张50元的纸币。刹那间,泪水涌出来,将心中的尘埃濯去无痕。 还有一次,刚丢了工作,病倒在异乡。...

    包利民

    |人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0122833765.html
  • 四沙门果的根

      3.念根。   4.定根。   5.慧根。   6.乐受根。   7.喜受根。   8.舍受根。   9.未知当知根。   10.已知根。   11.意根。   阿罗汉道的圣者...念根。   4.定根。   5.慧根。   6.舍受根。   7.未知当知根。   8.已知根。(出世间的四谛法)   9.意根。(不还果同)   預流果道的圣者必须园满培育发展这九根。...

    法增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5373685058.html
  • 静修庵静静的回忆

    中仿佛龟缩在角落里的一个老者。苍老的容颜里满是苍凉的神情,像要把我带到未知的远方,以一种禅的快乐让我追随。慈安主持的影像一直出现在我的脑海中,和重重叠叠的静修庵合在一起,一种同样大小的精神的结合。   清心则无欲,精修以养年。静修庵以博大的包容把现在的我合入一个未知的领域。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,冲击了我的灵魂深处。   我没有路走,无法回头,只能让思绪漫无目的的张网,把我带进了一个未知的世界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9/07343590229.html
  • 觉一切时

    生命过程学习,而不要像动物般惯性地盲目生活,或像盲目遵循道德生活的人一般,无知地过活。因恐惧而有道德比不道德好,但,这仍不是智慧。 因此,过去是眼前(当下)的记忆,那明天呢?明天是什么?明天是未知的,不是吗?在未知的明天里有多少事会发生?我们想:“我明天要做这个。”但是,世事多变,我们明天可能无法做这件事。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验中假设所有未来的可能性:“或许我会成为一个亿万富翁。”“或许我将失去所有...

    阿姜 苏美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63344922.html
  • 三个筛子:真实、善意、重要

    你的生活!   谣言止于智者。佛陀在《卡拉玛经》中,也开示大众要理性的对待未知。在《佛教的宗教态度》一文中,清楚的阐述了学佛求真的态度:自觉自证!这一点,就是佛法与一般宗教的根本不同处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2/1947352244.html